媒体聚焦 | 探索安宁疗护“浙江模式” 民办养老机构带来这些启迪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9日
浏览量 : 506

      近日,《浙江老年报》潮新闻客户端发布专题报道《探索安宁疗护“浙江模式” 民办养老机构带来这些启迪》。全文如下:

     上午10时30分,杭州金色年华退休生活社区内,91岁张萍(化名)的房间传出阵阵饭菜香。护理员冯阿姨将红烧狮子头、炒青菜和米饭打成流质喂给张萍,老人胃口不错,250克饭菜几乎全部吃完。

      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小迎告诉记者,张萍是一位令人敬佩、生命力极强的医务工作者。因肺栓塞曾陷入深度昏迷6天,卧床已有7年的她,目前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情况较好,已不符合省级福彩公益金社会服务公益项目“老年人临终关怀救助服务”的支持范围,与家人沟通后,张萍退出了安宁疗护服务项目。

      不以治疗为目的的安宁疗护为何能“逆转”临终状态?迈向生命终点时,还有可能舒适且保有尊严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这个浙江省最早一批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探索的民办机构一探究竟。


       问题一:能保有尊严吗

       走进张萍所在的房间,最直观的感受是——干净、整洁、明亮。

       冯护理员拿出一叠登记表,里面详细记录着张萍每日的饮食、睡眠、洗护、用药等情况,比如每天必须早晚擦身两次,每两小时必须翻身一次等等。因此,记者在张萍的房间里只闻到饭菜香,而没有因长期卧床,清洁不到位产生的异味。

1.jpg

冯护理员帮助长者翻身

    “虽然‘退出’公益项目,但我们机构提供的服务还是根据长者及家属需求,由医生、护士、康复理疗师、社工、营养师等按照安宁疗护服务标准提供个性化服务,护理员一对一全天候陪护。”林小迎说。

      居养部经理张丹琛告诉记者,保持干净是在安宁疗护服务中,让被照护者保有尊严的一个重要细节。

      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团队成员需要尽可能了解被照护者是否有未了的心愿,并帮助达成。一位长者告诉张丹琛,她的心愿就是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地走完最后一程,房间里不要的东西都清掉。其实房间并不杂乱,但团队成员还是按照她的要求进行清理、打扫。“整理完之后,能明显感觉到她的心情变好了。”张丹琛说。

2.jpg

     

 问题二:疼痛等不适如何缓解

      其实,打扫房间,保持清爽,也是疼痛缓解的方式之一。

      健康管理中心全科医生何济生解释,缓解疼痛不只是给予止痛药,还有多种方式。比如从医疗角度,康复理疗师会根据被照护者的实际情况,至少每周两次进行肢体按摩、鼓励适量的局部运动等,以延缓功能衰竭、缓解疼痛及肢体僵硬等情况,同时也能转移其注意力,调节心理上的不安。

帮助长者实现心愿,也是一种心理疗愈。

心理咨询师章华燕曾经服务过的一位老人,退休前是音乐老师。通过多种方式的疼痛缓解,身体虚弱的老人竟用美声唱法演唱了一曲《我爱你中国》。

“我们通过平时的入室查房了解到,生活在我们机构的长者,90%的人都表示不愿意在最后阶段接受过度医疗。原因主要是两点:身体上不想太痛苦,心理上不希望没尊严。”林小迎坦言。

3.jpg

全科医生与护士为接受安宁疗护服务的长者进行日常检查

问题三:会感到孤独吗

居住在此的大多数人,文化水平及收入水平都相对较高,部分人的子女在海外工作、生活。

“开展安宁疗护,我们会强调陪伴的重要性,但陪伴不仅仅是子女。”护养部经理周玉娜说,作为养老机构,许多人在相对比较有活力,尚能自理时便入住园区,因此,他们也在这里构建起了新的社交圈。

比如,长者平时接触最多的护理人员,通过长时间的相处,彼此已建立起深厚的情感。一些长者到医院治疗后,会表达希望能回到自己长期生活过的房间,走完最后一程的意愿

此外,园区设有1所老年大学、1个艺术团、27个兴趣小组,长者能参与丰富的文娱活动,并由此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接受安宁疗护服务时,与朋友聊一聊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对舒缓身心有着重要作用。

林小迎告诉记者,随着金色年华二期的开放,目前,生活在园区的长者有1300余人,安宁疗护服务团队也随之扩大。“我们机构入选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后,2017年开始探索安宁疗护服务,摸着石头过河。到2022年,参与省级福彩公益金社会服务公益项目,获得了许多支持和帮助。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构建一套在养老机构开展安宁疗护的标准服务体系,为‘浙江模式’的探索贡献一点力量。”

来源:《浙江老年报》潮新闻客户端